秘本三國志(上)

秘本三國志(上)秒殺搶購

秘本三國志(上)網友評鑑5顆星

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

中文書-古典小說分類優質推薦

  • 定價:350
  • 優惠價:
    秘本三國志(上)

    想了解更多秘本三國志(上)的內容嗎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.本書共六卷。從黃巾起義始,以魏、蜀、吳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終。作者以扎實的史料打底,嚴格依照史書記載展開,可謂「無一事無根據」,但內中卻添加豐富的人物情節,鋪陳出一幅三國時代的絢麗圖景,既充滿想像力又不失對歷史真相的深刻洞察。

      .「人,唯其人,一貫追究人,這是自古以來的中國人的史觀。」這是陳舜臣總結的中國人史觀,但更是他本人的基本史觀。書中可見,他既不尊劉,也不捧曹,反而平等看待書中一切人物,與其說他尊重人,毋寧說他更著重發掘人物背後的性格與命運。

      .正如作者所言:「不論這部書的好壞,在這裡只是想說明,這本三國志故事是由陳舜臣本人創作完成的。」無疑,這是一部獨特而充滿作者個人印記的作品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陳舜臣

      日本著名作家。1924年生於日本神戶,祖籍中國台灣。在日本歷史小說創作領域與司馬遼太郎並稱雙璧;還是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的首位三冠王(江戶川亂步獎、直木獎、推理作家協會獎)。通曉日語、漢語、英語、印度語、波斯語五種語言,作品常呈現無國籍的宏觀視野。

      1961年以小說《枯草之根》榮獲日本第七屆“江戶川亂步獎”一舉成名;之後發表《三色之家》、《弓屋》、《憤怒的菩薩》等小說,以嚴謹的結構和獨特的風格確立了在日本推理文學界的地位。1969年以《青玉獅子香爐》獲得代表日本大眾文學最高榮譽的直木獎。此後開始轉向歷史小說創作,先後出版了《小說十八史略》、《甲午戰爭》、《太平天國》、《耶律楚材》、《秦始皇》、《鄭成功》、《成吉思汗》、《諸葛亮》、《秘本三國志》、《小說李自成》等名作,以其博學多識和豐富的想像,贏得廣泛讚譽,一次次掀起日本閱讀中國史的熱潮,由此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歷史小說大師。

  •  

    目錄

    第一卷
    黃天當立
    2
    月氏美女
    34
    曹操東歸
    65
    洛陽入我斛
    92
    鐵騎去白波
    123
    唯餘白馬寺
    154

    第二卷
    風姬之舞
    188
    蜀道行
    219
    日落峴山之西
    247
    偶有天晴
    277
    雷動於天
    306
    流浪將軍
    335

     

    從陳舜臣的《秘本三國志》說起

      眾所周知,《三國演義》是中國最著名、最風行的通俗歷史小說;以陳壽《三國志》這部史著為首所記載的「三國時代」,也是最廣為人知、人們最有興趣的一段中國歷史。或許不知的,在一衣帶水、對中國歷史文化最有認識的日本,情況也如此。當代日本,以「三國」為題的電影、人形劇、動畫、漫畫、電腦遊戲大為流行,形式多樣,稱為「平成時代三國熱」。「三國」在日本的流行,其來有自。即使是近代,熱心於《三國演義》研究的日本著名學者如小川環樹、桑原武夫、駒田信二等也不少。吉川英治再創作的《三國志》演義在日本最為風行。日本人喜歡研讀「三國」,有一層意思︱︱用以認識和了解中國的歷史特色、社會特徵和人性面貌。他們對「三國」的解讀,某種程度是日本人對中國歷史文化和民族的解讀,不能純從對「三國」本身的真切深淺去理解。

      日本著名作家陳舜臣先生的《秘本三國志》,在芸芸日本「三國」作品中,或許因作者是華裔,同時諳於中國和日本的歷史文化,獨樹一幟,在日本社會廣為流傳,讀者眾多。陳舜臣先生在其後記中,一再強調這是他的一部創作。讀過陳舜臣先生這部《秘本三國志》,不難明白,這確是他以《三國志》、《後漢書》和《三國演義》等文史著作為藍本,根據自己的構思而創作的歷史小說。書中的情節、結構,人物的輕重和形像的塑造,以至歷史事件的詮釋,別出心裁,另有別解,大有異於我們所熟識的「三國志」。這也是他以「秘本」為名的一種理由。「秘本」是指他對「三國」的詮釋是出於他的創作的意思。

      《三國演義》所以歷久不衰,是由於這部歷史小說氣魄恢宏,場面偉大,情節豐富多彩,人物眾多而鮮明,放之中外去衡量,都是一部歷史小說的傑構。同時,「三國時代」雖然只有短短的百多年,在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,這段歷史算短暫。但三國時代,形勢之波瀾壯闊,政情之波譎雲詭、軍事之波濤洶湧,逞強鬥智之驚心動魄、人物之儀態萬狀,宛如一首令人仰嘯低吟迴誦不已的史詩,一齣讓人訴不盡說不完的歷史舞台劇。映照於今,仍不失其感慨,可思可省者多矣。所以「三國熱」會不時出現,因由也在此。

      年來感染於「三國熱」,我再捧讀《三國志》。不是學識長進,而是人生閱歷日深,理解深刻得多了。其中體會最令我生感慨的是:人類的科學發明一日千里,人類物質文明的發達,與日俱進;相反,當前社會的人性和人際間的關係,比之千百年前的《三國志》和《三國演義》所描畫的,卻出奇的差異不大。這或許就是《三國演義》、「三國時代」最吸引人的地方。

      現代撰寫編作三國的著作、小說與影視,讀其書者,無不在揚溢其競雄鬥智,爭勝呈謀,爭權奪利,而無視其人性之泥塗,人際之險惡,雖炫耀皇栖於一時,終至於身敗名裂,禍延子孫的啟示。蟻虫附羶,飛蛾撲火,原來是永恆的愚昧。

    陳萬雄 博士

     

    詳細資料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inunw711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